3406| 10
|
Hans-Jrgen Hufeisen.汉斯 - 天籁发烧木箫 |
![]() 专辑介绍: 世界著名的德国笛子演奏大师汉斯 Hans-Jurgen Hufeisen,集作曲编曲吹奏于一身,才华横溢,吹奏笛子技术出神入化。 “如风的乐声,伴随着天使的降临,她的甜美让我情不自禁!”这是萨穆尔-佩比在1668年第一次听到雷高德木箫演奏时所发出的赞叹之语。雷高德 (RECORDEER)一字是从古英文的“RECORD”演变而来,愿意是“如鸟般歌唱”,这种乐器是在十二世纪首先出现于英国,吹奏时仿如吹哨角一样,需利用边缘的哨口发声。到了中世纪雷高德木箫已定型,十六世纪更成为完整的乐器系统,从高音到低音都有。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中雷高德木箫占了很重要的角色,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高音、两个中音及一个低音组成的合奏团。到了十八世纪由于新式木管乐器的出现,作曲家喜欢音域更为宽广的巴松管或长笛,仍被广泛使用的木 箫则只剩下三到四种不同大小的形式。 到后来雷高德木箫甚至沦为学生练习或家庭中使用的简便乐器,除了巴赫、亨德尔、维瓦尔第等人的作品之外,木箫已经很难在正式场合中见到,二十世纪初木箫又 开始流行起来,最大的功臣应该是英国人阿诺-多梅许,他曾经拥有许多木箫,不过为了寻求更好的大量生产办法,他却花了无数的精力。有一回,他把一支雷高德 木箫丢在一个火车站的站台上,又去作他的李伯大梦,没想到终于他想出了好方法,并被德国的工厂买回技术进行量产,不久美国也有人开始制造,掀起一股木箫的热潮。 现代的雷高德木箫,按照指孔的不同分为两种系统,一种是德国制造商所用,因为多了一孔指法比较复杂,不被广泛接受。另一种是十八世纪的系统,称为英国式或 革新式的指法,是目前最常使用的。雷高德木箫最初是以木头制造的,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也有塑胶或复合材料所制造,年轻朋友间还很流行这种简便、可以分成三节 容易携带、声音又温厚迷人的乐器。 这张由德国年轻艺人HANS JURGEN HUFEISEN所演奏的《EREMITAGE》专辑就是以雷高德木箫为主奏,加上精心设计的模拟乐团合成乐器伴奏,整个气氛像极了中世纪修道院的宁静安 详,悠扬的旋律却又展现世俗华丽的美感,有八首曲子是HANS JURGEN HUFEISEN自己创作的,他融合古今于一身的曲风非常清新可喜,最后一段巴赫的“布兰登堡”第四号协奏曲也是重头戏,你绝不会想到合成乐器所营造出来 的古乐团不论是音色、音质、场面都栩栩如生,HANS JURGEN HUFEISEN的木箫演奏更是出神入化,真不禁要让人怀疑,这么美妙动人的乐器为什么过去很少听到呢? 资源列表: Hans-Jürgen Hufeisen.汉斯 - 1991.Eremitage.天籁发烧木箫.flac 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cicY_nWTgs_3IulNfNb9JA 提取码购买主题后可见 压缩包密码是:www.automanmusic.com,切记不要在线解压,要下载到本地后再解压,否则容易被封! 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 ![]()
购买主题
已有 6 人购买
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4 乐币 才能浏览
| |